把握河西产城融合新机遇,打造非公经济发展新环境

发布时间:2016-12-26 15:05     浏览次数:0次     打印本页

把握河西产城融合新机遇  打造非公经济发展新环境

北京市丰台区工商业联合会

 

近年来,与丰台区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一样,非公经济也迎来良好发展势头。据统计,2016年,全区私营企业约13余万户,在全区第三产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文化创意产业等整体市场中占比超过九成。非公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、服务民生的主力军、科技创新的集团军,在加快丰台区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
按照丰台区“十三五”时期“核心引领、双轮驱动、两翼并举、统筹融合”的整体发展战略要求,依托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西区等高科技园区,以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、青龙湖文化会都、园博园、长辛店生态城等载体优势,丰台河西地区积极探索打造了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新范式,在产业结构升级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。

但整体上看,作为城六区的组成部分,河西地区地域面积约占丰台区总面积的41.5%,但区域人口总数仅约30万人,占全区总人数的10%左右,密度低且分布不均,地区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,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层级低,调结构、促转型压力仍然较大。同时,区域产业发展相对分散,中小企业占地区全部企业的95%以上,虽然为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活力,但其自身发展不稳定、高科技人才短缺、研发资金投入不足、创新融资进展缓慢等诸多因素,使中小企业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,亟需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、制度及体制的创新驱动。

目前正值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关键时期,河西地区产城融合创新发展面临新形势、新任务,也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、新挑战。我们只有牢牢把握河西发展机遇,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,才能避免形成新的低端产业洼地,才能更快更好地打造健康绿色的生产、生活、生态新环境。为此,我们建议:

一、注重营造非公经济创新驱动的创业环境

(一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是发展非公经济的保障

结合河西地区发展现状,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机遇,实施基础设施带动工程,集约高效地利用区域土地资源,增强河西地区承载能力。加快城市交通和能源保障设施建设,积极加快丰台河西有轨电车T1、T2线等轨道交通线建设,优先打通对外联络线,全面完成对外联络干线建设,着力构建区域内循环路网,为推动河西经济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
(二)便捷精准的政策服务,是非公经济快速成长的阶梯

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丰台科技园西区,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建立和完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,制定园内奖励表彰制度并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。推动园区内交通、水、电、热、公共绿化、文体设施等建设,优化园区环境,为入驻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引进人才的日常生活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。

(三)加强企业诚信建设,是非公经济做大做强的基础

诚信是市场的灵魂,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,也是新常态下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。要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,让守信者处处受益、失信者寸步难行,构建起不愿失信、不能失信、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。

二、注重营造非公经济创新驱动的成长环境

(一)坚持“多规融合”,打造创业的“普惠阳光”

在河西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中,为更好地打造非公经济良好的成长创业环境,需要围绕河西地区产城融合总体规划要求,坚持“多规融合”一盘棋。不断加强对区域创新驱动新经济的政策引导,建设面向所有企业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平台,畅通信息资源和渠道,形成区域“一张图”管理模式。

(二)优化投资环境,创新融资机制

1.投融资方面。形成有利于产城融合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,以长辛店生态城建设为突破口,不断吸引民营资本投资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,建立多层次、多样化、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和构建政府、企业、个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,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城融合建设投融资新典范。

2.资金引导方面。对入驻园区西区的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,深入挖掘企业潜力,扶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分类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;鼓励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调整信贷结构,不断开发适合区域企业发展的特色信贷服务产品,简化程序,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,完善对中小企业授信制度,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。

3.资金支持方面。争取国家、北京市、丰台区政府政策性专项资金支持,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,采取投资、贷款、租赁、债券相结合的方式,解决征地拆迁、土地盘整资金,探索“信用共享、资产共用、费用分担”的融资模式;探索成立相应专项建设基金,拓宽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渠道,形成“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、企业为主、市场运作”的公私合作投资机制。

(三)整合培训资源,注重人才引进

进一步探索加快河西地区非公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、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、加强非公人才队伍建设,按照“事业引人、环境留人”的思路,政府应逐步建立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,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的发展平台。加大人才服务力度,在户籍、住房、家属调入、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支持,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落户。同时,整合培训资源,建立就业培训实训基地,推进该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设,为非公经济更好更快助推河西地区经济发展,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

三、注重创新经济集群建设,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

近年来,河西地区借助新常态下的改革机遇,依托现有资源,产业结构逐步得到升级优化。为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专业化、特色化、融合化发展,需要我们因地制宜,借势而为,为非公经济营造更为浓厚的“双创”氛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,吸引更多创业创新团队和企业项目进驻河西产业集群,引导其逐步成为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、新引擎。

(一)与高新技术融合,打通科技园区技术成果转化的“高速路”

丰台科技园西区已正式落户河西,现西Ⅰ区、西II区项目已基本成形。借助政策先行先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天优势,园区西区将逐步成为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主战场。为确保入驻企业更好地契合和适应“以企业为主体、以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结合”的创新经济体系的需求,政府应进一步有序引导非公经济,抢抓机遇,主动谋划,借助西区初建各项储备资源丰厚、吸纳企业能力大的机遇期,在技术资金支持、涵盖科技创新、财政奖励、人才培育等方面积极创造政策优惠,搭建园区企业互动交流平台,加大科技研发扶持力度,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。

(二)与优势资源融合,打通绿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“高速路”

借助河西地区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,发挥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场馆设施和星级酒店资源优势,积极开发特色化、专业化、主题化、功能化的商务会展业,吸引知名论坛、商务洽谈、企业年会等专业会议会展活动入住。同时,不断拓宽商务旅游项目发展,通过加强旅游集散服务站建设、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、加快旅游导引标识系统建设等措施,逐步形成以特色景观为依托的绿色文化旅游产业。

(三)与现代生活服务业融合,打通“宜居宜业”惠民服务的“高速路”

围绕河西逐步筹建形成的长辛店生态城、长辛店中心镇区和王佐镇中心镇区等三大现代生活综合服务区,充分利用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平台优势和资源,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企业的税务、工商、金融等综合服务中心,在人口集聚区建设服务当地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大型商业、服务业、休闲娱乐业等服务设施综合体。利用河西生态资源,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,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康复理疗、老年护理、养生保健等新型业态建设,为非公经济企业进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平台,引导非公经济不断拓展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经济增长点。

各位领导、各位委员,新常态下丰台区经济发展的蓝图已经展现眼前,工商联将抢抓机遇,主动作为,勇于创新,敢于担当,为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,建设“创新、绿色、文化、和谐”的新丰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