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加快推进丰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建议

发布时间:2016-12-26 15:01     浏览次数:0次     打印本页

关于加快推进丰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建议

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丰台区工作委员会

 

加快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建设,是推动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,是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,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。2015年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》,旅游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丰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大力提升旅游品牌形象,优化旅游产业结构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2015年,全区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170亿元,为“十三五”期间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丰台区加快从城市功能拓展区向首都中心城区转变的新形势下,必须更好地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,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,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,建设首都旅游强区,将丰台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。

一、丰台区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

(一)自然资源优势

丰台区土地面积近306平方公里,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。永定河、凉水河、晓月湖、宛平湖、青龙湖等河流湖泊和南宫、北宫、千灵山、世界公园、世界花卉大观园等十几处知名景区,为发展水岸文化旅游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。园博园完美诠释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生态理念,具有重要的现代生态旅游示范价值。

(二)文化资源优势

丰台区文化底蕴深厚,有汉唐以来的历史遗存200余处,可谓文源深、文脉广、文气足、文运盛。卢沟桥、宛平城、莲花池、金中都遗址、大葆台西汉墓、长辛店古镇等蜚声海内外。丰台的红色文化、航天高科技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,卢沟桥和宛平城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级纪念地。丰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,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优质内容。丰台戏曲文化源远流长、得天独厚,打造国家级戏曲文化中心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期待。

卢沟晓月作为燕京八景之一,成为首都文化名片。“卢沟晓月”中秋文化旅游节享誉中外,“花好月圆传戏韵”系列活动实现丰台区中秋文化、花卉文化与戏曲文化的整合营销。“莲花池庙会”等区域性旅游节庆活动已形成热点纷呈、多点支撑之势。丰台区从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企业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,华流风上、正邦、凡客诚品等一批知名企业为丰台旅游业长足发展构筑了市场基础。

(三)政策环境优势

近年来,园博会、世界种子大会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丰台,河西地区成功获批北京市唯一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,为多元产业均衡融合发展、为丰台旅游业强势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。丰台区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,全区旅游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。随着丰台区加快从城市功能拓展区向首都中心城区转变,围绕“以环境促发展”的工作目标,旅游业作为建设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创新示范区、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迎来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发展环境。

二、丰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

丰台区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特色鲜明,但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,潜在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,与发达城区尚有差距。具体而言,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:

(一)发展定位偏低,规划牵引不足

丰台区旅游业发展定位偏低,战略设计、政策引领及顶层推动不足,缺乏大项目带动和支撑,加之一些单位和部门对旅游业的认识尚处于传统层面,分散经营、各自为战、互动不足的局面尚未改观,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。

(二)特色不够鲜明,高端品牌缺失

特色旅游品牌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,差异化经营是开展有效竞争的重要手段。丰台旅游企业小、弱、散特征明显,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高端品牌的能力较弱,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牵动力强的原创产品。

(三)创新驱动发展不足,产业集聚效应较弱

丰台旅游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不明显,整体而言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,尚未形成核心企业集群,特色旅游产品尚未形成高端品牌和完整产业链,产业结构有待优化。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科技含量、文化附加值相对偏低,产业集聚效应较弱,辐射力需进一步提升。在丰台举办的“国际铁人三项赛”与旅游业的有效联动明显不足。

三、全面推进丰台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建议

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低碳业态,符合首都发展战略功能定位,发展前景广阔。丰台旅游业要实现长足发展,必须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,着眼高端引领、创新驱动,从供给、需求双侧发力,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和产业融合作用,助力新兴业态和高端品牌的生成,有效推动丰台旅游业转型升级、全面迈上新台阶。

(一)加强政府引导,提升战略层级

在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,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建议:一是结合落实“十三五”规划,大力提升旅游业在丰台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层级,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、系统谋划,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,努力形成“大旅游”发展格局。二是加大城市营销力度,对全区旅游产业项目进行全面评估、全面统筹,对新型休闲产业项目及特色文化项目加强引导,为相关企业及品牌项目落户丰台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确保重点项目相互借力、共同发展。三是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,形成齐抓共管合力,制定产业促进政策,设立专项扶持资金,同时借鉴PPP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,形成统一布局、整体谋划、高端定位、集群发展的新格局,持续优化发展模式,带动丰台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。

(二)挖掘独特资源禀赋,塑造区域高端品牌

充分挖掘利用区域自然、历史和文化资源,增加有效供给,着力提升丰台旅游产品的原创性,精心打造具有首都和丰台特色的旅游品牌集群。建议:一是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,依托宛平城、卢沟桥、抗战纪念馆、航天事业发祥地等资源,全面塑造“国家纪念地”高端红色旅游概念。二是启动河西特色小镇建设,引进“产城一体”特色项目,依托永定河打造“北京西岸-全域旅游”高端品牌。三是强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,推出主题影视作品、卡通形象、纪念徽章、冰箱贴、文化饰品等原创产品,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,让消费者对丰台产生持久的口碑营销和路径依赖。四是发起成立区域性旅游产业联盟,举办或承接国家级、国际化高峰论坛,持续打造首都旅游产业示范强区。

(三)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旅游业快速升级

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,是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出路,也是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建议:一要增加文化创意元素,扶持深具本土特色的旅游产业,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。二要增加科技含量,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旅游业,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旅游业,充分利用丰台的科技资源优势,孵化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旅游企业。三要全面推进“智慧旅游”平台建设,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手段,为丰台区旅游跨越发展插上翅膀。

(四)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

坚持需求导向,通过加快商、旅融合完善产业链,让消费者在丰台得到全新、全方位的旅游体验。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、体育产业、会展产业、养老产业、健康产业等传统生活服务业的深度融合,整合积聚优势资源,全面催生新兴业态,助力构建“高精尖”经济结构,形成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全面“渗透”,实现良性对接和有效互动,由单一供给向多样化供给转变,直至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,延长游客驻留时间,同步拓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当前,首都已进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。丰台作为首都南大门和京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,发展现代旅游业大有可为。在新形势下,通过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建设,加快推动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,必将为中国梦丰台篇注入全新时代内涵,为全面开创现代化、国际化首都中心城区作出应有贡献。